EJ Tech內地數字化經濟發展機遇12月20日2023年面對經濟環境的變動,企業必須擁有求變和創新精神。香港工業界正應對全球經濟下滑及地緣政治的挑戰。過去三年,數碼科技的應用在大幅增加,數字化經濟勢已成為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雖然政府推動企業數碼轉型及利用電子消費券推廣移動支付,但香港的數字經濟仍未見起色。繼續閱讀
EJ Tech把握國家現代化商機12月13日2023年香港昔日在金融服務、進出口、潮流文化及旅遊業等領域大放異彩,因而被譽為「東方之珠」。經過數十年時間,這些行業的光環逐漸退去,香港要再創高峰就必須求變和能變。營商環境瞬息萬變,各行各業也要靈活變通,尋找未來新機遇。繼續閱讀
EJ Tech碳關稅迫在眉睫12月6日2023年自美國三藩市「習拜會」後,中美關係回暖,並展開不同範疇的雙邊會談。雖然兩國領導人都未有出席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但已落實於COP28期間與主辦國阿聯酋舉行「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峰會,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取得進展。繼續閱讀
EJ Tech企業CSV之路8月16日2023年現今的商業社會,環保意識和履行社會責任是各界關心的議題。學校、社區、商業機構及政府部門,必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運作或課程,甚至奠定為須遵從的原則。尤其是設計、創新和科技企業,除了因為是大勢所趨,這些以新生代為骨幹成員及主要目標客戶的公司明白到,年輕消費者更為重視可持續發展。繼續閱讀
EJ Tech港式工匠精神8月9日2023年香港正積極邁向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官產學研已成為創科必備條件。回顧香港製造業曾經的輝煌成就,對經濟和社會民生作出重大貢獻。香港廠商把握內地改革開放的機遇,在八十年代陸續把生產線北移,並受益於歐美對輕工業產品需求激增,形成了「內地加工,香港出口,歐美受惠」的三贏局面。繼續閱讀
EJ Tech內地醫療設備行業潛力巨8月2日2023年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二季度及上 半年的經濟數據,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達6.3%,增幅屬兩年來最高,主要是因疫情後的反彈效應。不過,出口貿易仍受地緣政治影響,而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經濟分析機構都抱着觀望態度。至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月按年增速放緩,由4月的5.6下跌至4.4,可見整體工業仍未穩定復甦。新能源汽車和醫療設備行業便頗為正面。繼續閱讀
EJ Tech借鑑瑞士 啟發潛力7月26日2023年提起瑞士,大家會想到芝士火鍋、著名腕錶、美麗風景、網球巨星費達拿等,但這歐洲內陸國家,還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筆者本月中在瑞士度過一個體驗之旅,除上述印象,亦看到疫後瑞士新面貌。繼續閱讀
EJ Tech工業創新推動循環經濟7月12日2023年全球對疫後復甦抱有期望,各國均有政策推動經濟和改善民生。香港工業界面對歐美訂單減少、供應鏈問題及成本上漲等挑戰之餘,亦期待創新科技可以增強競爭力,帶動經濟發展。作為全球大型工業展覽會之一,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2023國際橡塑展」是復常後人流最高的工業展覽,吸引全球逾3900間參展商出席。今年主題是「綠色、智能、先進」,筆者相信經過疫情的沉澱和默默研發,工業製造界將展出大量創新產品及技術,帶來合作商機,利用科研成果增強競爭力。繼續閱讀
EJ Tech新能源交通追夢之旅7月5日2023年美國著名投資者畢非德在14年前,以每股8元買入2.25億股比亞迪(01211);到了2022年,該企股價曾超過330元。去年比亞迪(BYD)營業額已達4241億元人民幣,可見所創造的奇蹟。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