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 Tech振經濟須提速高質量發展3月27日2024年國務院總理李強為2024年訂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為5%左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國家首要工作。但面對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難度甚高。雖然中央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惟把重點任務轉化為經濟成果並非短期之能事。因此,不少經濟分析員對中國前景抱懷疑態度。繼續閱讀
EJ Tech把握國家現代化商機12月13日2023年香港昔日在金融服務、進出口、潮流文化及旅遊業等領域大放異彩,因而被譽為「東方之珠」。經過數十年時間,這些行業的光環逐漸退去,香港要再創高峰就必須求變和能變。營商環境瞬息萬變,各行各業也要靈活變通,尋找未來新機遇。繼續閱讀
Capital HK東歐地緣政治10月5日2023年自2016年共和黨的特朗普獲選為第45任美國總統後,採取更激進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和民族主義最大化,引發新一輪中美貿易爭端。宣稱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大幅增加中國產品入口關稅和出現種種制裁及挑起台海危機,由中美關係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越趨嚴重。然而地緣政治絕非中美關係獨有,而是全球性的現象。如因北約向東擴張引發俄烏戰爭,自2014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到目前的俄烏戰事,可見地緣政治令東歐諸國陷入重重危機。 繼續閱讀
經濟通香港在世界新舞台的角色6月15日2023年現在的中美外交關係主要透過媒體交流和遠距互動,因此全球國際關係專家或政經分析員都密切關注推特上的信息。上月焦點話題,是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欲邀請早前被美制裁的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會晤,卻被中方拒絕,中方表示要會晤,就必須先要取消對當事人的制裁。而本月焦點,則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計劃訪華,但中方未有安排,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表示:「一邊把對方放在制裁名單裏,一邊要求對話合作,這是不可接受的」。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及發言人華春瑩6月7日發推文表示:「中國自2000年以來在非洲做出哪些建設:超過6000公里鐵路、超過6000公里公路、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45個體育場館、近20個港口、超過130家醫院和170所學校。」中美雙方在非洲的角色差異。中方:相互尊重與平等相待、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安全,堅持和平共處。相比之下,美方:霸權與欺凌、破壞國際秩序、破壞亞太和平、煽動集團對抗。繼續閱讀
Capital HK全球糧食危機迫在眉睫7月27日2022年討論起烏克蘭戰爭,普遍的關鍵詞是「武器」、「制裁」、「能源」和「難民」,但影響全球近80億人的糧食短缺問題卻沒有受到充分的重視。作為主要糧食出口國的俄羅斯因為遭到國際制裁幾乎無法出口糧食,而素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則超過30%耕地淪為戰場,其黑海的港口更因戰爭被封鎖,令歐洲、中東國家及整個非洲大陸都要面對不同程度的糧食供應不足問題。在新冠疫症肆虐下,近年消費者食品價格上漲,世界各地無力負擔健康膳食的人數增加了1.12億,總數接近31億,這數字在俄烏戰爭破壞供應鏈後進一步推升,更影響糧食、肥料和能源的價格。繼續閱讀
經濟通應對經濟挑戰,中央政策先行4月21日2022年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再次傳入內地。繼廣東省多地如深圳、東莞和廣州等出現爆發,吉林省、江蘇省和上海市也有社區感染且數量正向上升,上海市更採取分階段分地區的封城措施,希望可壓抑這次疫情並重開國門。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俄烏戰爭剛爆發不久,大規模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唧牙膏式」每兩三天都會出現在報章或媒體國際版內,不難估計英美及歐盟最終將俄羅斯完全排出國際機構及實施全面制裁。 全球通脹上升幅度將無懸 念、歐洲無償捐出大量軍備予烏克蘭應付入侵戰爭,更接收了數以百萬計的烏國難民。歐盟建議難民收容國家給予這些難民最少三年的教育、基本生活需要甚至是工作機會。而英美兩國亦聲明敦促中國勿以任何方式支持俄羅斯的行動,否則將會一併制裁中國。此話一出,香港和內地股樓匯齊下挫,不少國際關係的專家估計中國不久便將被拖進俄烏戰爭,遭到站在烏方的國家經濟制裁。 在各種不利因素影響下,中國內地的經濟有可能出現下滑。筆者留意到中央政府本月起陸續推出一系列的穩定經濟政策,希望可在因地緣政治風險出現制裁的情況前能穩住經濟,以防經濟硬著陸: (1)促進消費的政策舉措,穩定經濟和保障改善民生。政策及舉措包括:出台紓困政策、促進新型消費、擴大重點領域消費、挖掘縣鄉消費潛力及加強消費保障。 (2)加大出口退稅等政策支援力度,促進外貿平穩發展。為助力外貿企業緩解困難、促進進出口平穩發展,要更好發揮出口退稅這一普惠公平、符合國際規則政策的效用,並從多方面優化外貿營商環境。政策允許轉入進項稅額抵扣增值稅,同時加快退稅進度。研究制定支援海外倉發展、便利跨境電商退換貨的政策。對守信企業在通關、退稅等方面予以更多便利,對虛假出口、騙取退稅等行為依法嚴懲。 (3)加大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措施,引導降低市場主體融資成本及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並對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升支援力度。另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人民幣。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 (4)逾百城市降房貸利率及落實延還款政策。今年以來中國各地房地產信貸政策陸續放寬,自3月以來,由於市場需求減弱,全國已經有逾100個城市自主下調房貸利率,平均幅度在20至60個基點不等,金融機構在房地產開發貸款方面出現了過激反應,人行指導商業銀行更多關注房地產建設專案本身的償還能力,保持開發貸款平穩投放,滿足合理融資需求。《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繼續閱讀
經濟通港企面對「三流」困局1月21日2021年《青工俠說》香港企業在2020年受到沉重打擊,面對經濟下行加上英美對香港和內地實施制裁和打壓,前景未明,憂心忡忡。新冠疫情自本地爆發第三波以來,確診數字仍然反覆,政府加強抗疫措施影響各行各業,而香港工業界受到疫情影響寸步難移,更面對「三流」(人流、物流、資金流)困局,中港兩地人員未能暢行互通,而內地又在進口包裝驗出新冠病毒,因此嚴控貨物進出,加上疫情自爆發近一年資金流已面對「乾塘」(現金差不多耗盡),正謀求相應對策,希望在逆境下能夠扭轉困局,轉危為機,除主攻內地市場外,其中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案是在歐美市場以外另覓出路,而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頗大,不論是增設生產基地或利 用東盟優勢進入市場均是可取的選項。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