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背後是俄方和西方列強的軍備競賽,目前已持續超過300天,牽動了全球政經神經。可憐的烏克蘭遭受戰火洗禮,60萬平方公里土地被炮火破壞至體無完膚,漸入嚴冬,人民更免不了飢寒交迫之苦。但願各方面能用政治和談判的方法化解問題,而非繼續用槍炮等毁滅性的方法使人民流離失所。
其實在俄烏戰爭及新冠疫情前,全球飢餓率已非常嚴峻。據世界銀行的可持續發展事務副行長約根.伏格樂博士(Dr. Juergen Voegele)今年4月受訪時指出,全球飢餓人口數量在2020年已達8億以上,並持續上升,這數字比2019年增加了1億。長期存在的糧食安全問題由多種因素導致,如地區衝突、極端氣候問題以及害蟲等等,而當中人為所產生的衝突最明顯。糧食危機令全球42個國家的3.88億人受到嚴重影響。而俄烏戰爭中受影響的大宗商品主要為小麥,其次是玉米及食用油,以及對農業至關重要的肥料。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小麥出口國,其多年來約佔全球小麥出口總量18%,2021年佔近20%,而烏克蘭佔了另外10%。雖然俄烏兩國並非全球最大的小麥生產國(最大是印度和中國),但兩國卻是最大出口國,而全球35%左右人口依賴小麥視為其膳食結構中的主要部分。截至2022年3月底全球小麥市場價格比2月上漲了約50%,而在過去大半年都以大幅度上升。玉米價格也在俄烏戰爭後比年初上升了30%,可見糧食短缺捉襟見肘。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而糧食安全與民生息息相關,若然出現糧食短缺問題定必產生很多不穩定性。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2年12月底於北京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會議)中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強國必須要強農」。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要卯足幹勁,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這是一個從事行業、居住地域和主體身份的三位一體的問題)各項工作,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習主席在會議後的記者會強調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利用18億畝耕地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因此要有效達到目標,需要全面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而先進科技研發對食品安全有關鍵性的作用。
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並定下了一系列的具體工作,主體以五個振興為主軸,由國務院總理統籌辦理。雖然俄烏戰爭沒有對中國產生直接影響,但能源、貨幣、物流、通脹等難題非中國能獨善其身。若我國14億人口出現糧食危機,相信全球都會出現動盪不安的狀態。同時當前內地宣布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冠病毒感染,及實施乙類乙管策略,短期內將開放免隔離通關。從經濟及民生角度當然是有利復常,但大規模的新冠感染亦可以對三農產生嚴重影響,衝擊國家糧食安全。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