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 龐大機遇

廖錦興博士| 4月24日2024年

過去20年,各大疫情引起人類對疫症和病毒的警覺,市民對公共衞生重視程度顯著提升。人口老化是全球性現象,因此各國積極推動發展生物科技及醫療健康產業。生物科技的進步有助於解決眾多現存問題,如傳染病疫苗、老齡化社會以至氣候變化;惟研發過程漫長、技術風險高,尤其需要長期投資和雄厚資本,以及上市前後的持續融資。

據國際顧問公司Solidiance報告預計,到2050年東盟地區65歲人口將佔總人口達21.1%,其預測2025年該地區的醫療支出達7400億美元。香港的生物科技企業逾250家,亦是全球生物科技公司首次公開招股的熱門地點,排名僅次美國。香港擁有深厚的生物科技科研基礎,可協助本地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同時吸引海外公司打進內地市場。

港府自2018年確立生物科技為四大發展範疇之一,並推出多項支持產業的相關政策。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聚焦研發和製造。去年,創新及科技基金為生物科技研究項目提供了17.35億港元的資助,包括幹細胞療法、分子診斷、生物藥品製造及傳統中藥現代化等領域。在國家層面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都有明確提出了促進香港生命醫學的政策。

與傳統產業相比,投資研發生物科技需要人才。筆者認識兩位本地成功的典型例子,首位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盧煜明博士(Dennis Lo),他是土生土長的基因檢測技術先驅、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專家,研發了無創產前檢測技術,徹底顛覆了產前檢測的方法。此技術目前已被全球超過90個國家所應用。

盧煜明博士研發了無創產前檢測技術,徹底顛覆了產前檢測的方法。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盧煜明博士研發了無創產前檢測技術,徹底顛覆了產前檢測的方法。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另一位是2022年香港青年工業家得獎人招彥燾博士(Ricky Chiu),Ricky是香港生物科技的領軍人物,他所創辦的相達生物科技,致力研發癌症和傳染病檢測技術和工具。在新冠疫情期間更開發快速抗原測試,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成為大中華地區首例。

招彥燾博士(右三)是香港生物科技的領軍人物,他所創辦的相達生物科技致力研發癌症和傳染病檢測技術和工具。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招彥燾博士(右三)是香港生物科技的領軍人物,他所創辦的相達生物科技致力研發癌症和傳染病檢測技術和工具。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筆者喜見香港工業總會本年初成立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組別,這能更精準地反映香港在這產業情況,並促進行業的發展,更有效地服務相關企業。香港可以把握官產學研的優勢,在這具有龐大發展潛力的市場大展拳腳。


接收最新資訊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