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工俠說》春節後新冠疫情在香港再次出現反彈,又有健身室群組令市民惶 恐不安,還是別去人多擠迫的地方。周末,我在港島的淺水灣找到一個既寧靜又有趣味的好地方。在淺水灣商場內的K藝術空間(K ArtSpace)正在舉行一個以「仍然記得佢哋嗎?(Remember them ?)」為題的畫展,這個頗有特色的畫展,是藝術家筆下的香港老行業(Old Business in Hong Kong through Eyes of Artists),並展出四位不同年齡層的本地藝術家包括歐陽乃沾、沈平、劉啟舜和慧惠的作品。
歐陽乃沾先生善於素描、速寫及水彩,近70年來都堅持戶外寫生,走遍港九各地,作品近二千幅。出生於北京而在上海長大的沈平走遍大江南北,早在60年代便在新疆烏魯木齊從事美術工作,80年來港定居,擅長水彩、油畫和水墨畫,在香港的大街小巷畫出風土人情和生活點滴。60後的劉啟舜生於香港,自小隨家人移民加拿大,熱愛藝術的他喜歡創作,將卡通人物畫得活潑生動,用童心顯露人性的歡樂和積極。慧惠是四個畫家中唯一的女性,作品給予既嬌亦俏的感覺,在影像自白中特別提到對本土文化的著迷,例如對港式「麻甩」的看法。小妮子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主修電影,由於生於油麻地,所以經常將藝術與社區融合,作品中不乏地道色彩,如廟街35號、上海街、廟街黑夜、油麻地地圖、果欄黑夜和油麻地變幻時等,相信兒時回憶是她喜歡的題材。
香港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由小漁村到商港,又經歷155年的殖民地統治,發展到現在的亞洲國際都會可算是一個歷史傳奇,它亦成為中西文化匯聚的地方,各行各業與生活均融合了中西的元素。有很多老行業已因時代變遷而消失,好像窮困時,幾乎能重用和修補的物品都不會隨意扔掉,因此修補行業是個熱門行業,還有傳統工藝、街頭小食、家居雜貨、糧油雜貨舖、故衣故物及膏藥等。
畫展中展示著很多香港的老行業歷史,如人力車、珍寶海鮮舫、紙紮舖、花墟、熟食街市、大牌檔、涼茶舖、雀仔街、金魚檔、石板街、春秧街、避風塘、開張大花牌、灣仔藍屋、電車等
,這些都是50-60年代的集體回憶。在此也順便推薦中華書局2014年出版的「歲月餘暉-再會老行業」,作者梁廣福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拍下種種香港的舊行業、老師傅的影像,除了看到昔日市區氛圍,還有昔日人們留下的人情味,以及踏實苦幹的獅子山精神。書中記載的各行各業,柴米油鹽、衣服鞋履,以至修補湯煲和磨鉸剪等,背後盡是小人物為傳薪火的堅毅故事。喜歡老香港的朋友在疫情下不妨漫遊淺水灣畫展,或網購「再會老行業」以懷緬昔日香港奮鬥拼搏的精神。《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當然顧問 廖錦興》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