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與食品科技

廖錦興博士| 8月21日2024年

上月中在北京舉行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三中全會)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全局性戰略。戰略特別強調經濟深化改革,亦提及具關聯性的民主建設、法治保障、文化自信、生態保護等與國家安全相關的重要因素。事實上,三中全會一直都是啟動改革開放的里程碑,自1978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敲定國家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起,我國正式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在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增長的背景下,那些威脅到國家安全的因素都必定會被視為首要關注的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維護國家安全網頁中列出二十個重點領域,而本文想集中說說當中的「糧食安全」;「糧食安全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的政治、經濟和自然環境中(特別是惡劣環境),通過自身的科技手段和資源配置能力,生產足夠數量的糧食,以維持社會的穩定供應,應對突如其來的突發事件和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能力。」在這方面,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維護國家安全網頁中列出二十個重點領域中包括「糧食安全」。 (維護國家安全網頁圖片)

在維護國家安全網頁中列出二十個重點領域中包括「糧食安全」。 (維護國家安全網頁圖片)

*饑荒問題不再困擾中國*

此外,筆者在翻開一些有關改革開放的歷史文獻時,特別留意到在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顯著變化。如改革開放初期,國內多處地區遇上乾旱,農產量未能支撐國家現代化。因此,國家透過恢復自由買賣,鼓勵多勞多得,並且引入機器生產,短時間內成功提高糧食產量。40多年前,國內糧食產量僅為三億噸,當時內地絕對貧窮人口(未能滿足基本維生水平)有二億五千萬人,相當於每十個人就有三個面對溫飽問題,而到了2017年,中國糧食總產量超過六億噸。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匱乏,國家實行糧票政策,在該制度下,城鎮居民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而政策於改革開放十五年才告結束。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匱乏,國家實行糧票政策,在該制度下,城鎮居民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而政策於改革開放十五年才告結束。 (團結香港基金刊物圖片)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匱乏,國家實行糧票政策,在該制度下,城鎮居民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而政策於改革開放十五年才告結束。 (團結香港基金刊物圖片)


食品科技(food tech)在不同界別的發展如日方中,涵蓋了廣泛的範疇,主要包括:解決糧食問題、提升食物安全水平、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趣味和選擇、為創業創新注入新元素、擁有龐大的市場投資價值,以及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中國科學家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的研究使水稻單位產量由畝產300公斤增至900公斤以上,堪稱我國在食物科技上的先驅。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互聯網圖片)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互聯網圖片)


最近,深圳前海深港國際先進技術研究院公布一項嶄新研究成果,是將納米緩控技術與農業市場需求相結合,研發出可編程的納米緩控施肥(nano slow/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ers)。這種納米結構緩控釋肥技術已逐步應用於中國西北、西南、華南等地,顯著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益,降低了成本,同時促進了節能環保,助力綠色農業低碳生產。

傳統農業生產活動中,使用農業化學物來增加農產品產量屢見不鮮,亦很少從長遠考慮綠色農業的效益。雖然,我國已經有一套完整的綠色食品認證體系。但總體上,我國的綠色農業標準和市場體系中仍有可改善之處,如規範的認證手段和方法加強力度。深圳前海深港國際先進技術研究院新材料部研發總監黃甫則認為,中國發展綠色農業、低碳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和科技兩大支撐條件。他指出「首先是資金支持,綠色農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從育種、栽培,再到加工、銷售等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其次是科技投入,農業領域的科技貢獻率僅為57.1%,需要農業科研機構和企業加大研發力度,聚焦關鍵技術難題。」

隨著綠色農業和低碳農業的逐步推進,中國不僅能提高農業的可持續性,還能為全球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經驗,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最終達成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接收最新資訊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