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自主品牌長路漫漫

廖錦興博士| 6月1日2022年

「好多人以為創作了一個品牌,就可以抱著過一世,好多品牌就是這樣倒閉。如不做改變,它就會在市場裏消失。」香港原創小熊玩具Qee品牌創始人蔡漢成先生(Raymond Choy)這席話對品牌創始人帶來不少啟發性。

改革開放以來,內地成功利用土地、政策和勞動力發展經濟,並促進民生和基建發展。然而時移勢易,經濟模式需要不斷創新和進步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正如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政策的「三去一降一補方式」,提升產業水準及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中國加工生產的貨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為無數品牌打開市場及賺取豐厚利潤,而作為OEM或ODM的中國加工業只獲取微薄加工費,因此只有打造企業及產業自主品牌才是長久之策。近年各產業的自主品牌已漸趨成熟,並發展海外市場,可見新消費品品牌依然有巨大機遇。

在去年11月的「第二屆中國東盟品牌創新峰會」上,講者都表示中國品牌商機無限,但仍要從市場定位及模式找出成功方程式,包括:

一) 個性化品牌增加利潤:新時代消費品潮流以個性化及細分化為主,通過引領一個小眾群體的市場,從而成為一個大眾品牌。這方面需求的層級化將帶來巨大的利潤,過去一年中國有300家新創品牌銷售額過億元。成功的背後是通過採用該策略獲取利潤和提升品牌知名度,而差異化亦有利新企業品牌從市場中突圍而出。

二) 建立品牌新形象:中國品牌若開拓海外市場,應該避免只追隨傳統而沒有形象管理,從海爾、聯想等企業到海外發展實際案例可看到企業的品牌形象塑造模式。中國企業的產品進軍海外市場僅僅是起步,品牌「走進去」才是企業重點要做的事。在海外塑造企業品牌不能照搬中國內地的模式,宜採用年輕化嶄新形象,吸引高消費力客戶。

三) 創造力和文化力:品牌在國際化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建立與用戶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建立這樣的關係,講者提及兩點非常深刻的認知,那就是要建立創造力和文化力,如技術創新方面,令客戶對品牌有信心、有驚喜。中國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可以通過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實現企業更高層次的發展。其次有30年加工出口的經驗,「中國製造」產品已獲得不錯的評價,但是唯獨缺乏品牌塑造,而中國的獨特文化是個非常突出的賣點。

四) 知識產權保護:中國品牌進入國際市場首先要了解法律問題,比如商標保護,若不清楚當地法律問題則會帶來巨大的損失;過去大家普遍對內地的知識產權保護缺乏信心,認為侵權行為普遍。其實東盟或歐美國家也有不少抄襲及侵權行為,因此,創新品牌不論在中國內地或其他國家均需要做好商標註冊及專利申請。

五) 售後服務贏商譽:很多中國的產品到了東盟或歐美國家之後,缺乏售後服務,被中間商和貿易商拿下這部分市場。比如中國商品賣到印尼等國家後,售後服務乃品牌發展的痛點。但品牌投資者必須在增加品牌附加值的投資,還是交由中間商處理,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誠然,建立及推廣自主品牌存在不少挑戰,包括成本高昂、經濟不足、意識薄弱、欠決心和知識產權等。但在這次品牌創新峰會上,參會嘉賓均認為企業自主品牌和產品要進一步從品質標準、文化創新、服務等方面深層挖掘,建立企業的品牌自信,從而促進中國內地、歐美國家和東盟的貿易繁榮。《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接收最新資訊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