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中非環球貿易新格局10月31日2024年 過去十年,全球政經格局因為地緣政治而風雲變色。歐美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和平崛起及經濟迅速發展感到憂慮,並相繼啟動貿易戰和金融戰,或試圖遏制中國的成長。若非出現俄烏戰爭和中東地區衝突,中美代理人戰爭的鑼鼓早已響起。繼續閱讀
經濟通快「馬」加鞭9月19日2024年 全球政經局勢變幻莫測,令人無所適從,但「危中有機」卻是歷久不衰的道理。以香港為例,當前面對經濟下滑和地緣政治真的是「內憂外患」,前景不明。僅僅依靠祖國已難以重拾當年「東方之珠」的美景。除政府以《十四五規劃》的八大中心為發展方向,東盟國家亦是另一具潛力的出路。繼續閱讀
經濟通互信與合作:變局中的選擇5月30日2024年隨著大國博弈所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斷上升。本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大幅提高的關稅,涉及約值18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電動車、太陽能電池、半導體等科技產品成為首當其衝的對象。眾所周知,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採取嚴苛且針對性的經貿政策來企圖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因此金融業和製造業市場對此舉並未感到驚訝,而政經界普遍認為這一舉措與年底的美國大選密切相關。繼續閱讀
EJ Tech經濟下行造就企業創新突圍5月22日2024年全球正處於陰霾中,戰爭與衝突不斷,地緣政治問題嚴峻。然而,市場仍然充滿潛力,只要肯動動腦筋,總會找到解決之道,繼而開啟成功大門。其中,新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可能是個重要的契機。繼續閱讀
EJ Tech中國電動車未來1月31日2024年中國國家統計局本月公布2023年經濟數據,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高於全球3%預計增速。筆者估計「新三樣」(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產業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3000萬輛,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是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海關總署資料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522.1萬輛,出口總額1016億美元,同比增長57.4%。繼續閱讀
EJ Tech印度市場危與機1月3日2024年最近有關印度的議題引發熱烈討論。英國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的12個月,當地淨移民人數超過67萬,當中以來自印度的最多。此外,2022年有約610萬人移居到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其中逾40萬人源自印度。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預測,印度在2038年將超越日本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繼續閱讀
經濟通從廣交會看宏觀世界經濟走勢10月19日2023年第13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10月15日在廣州市正式開幕,帶動整個廣東省也熱鬧起來。這是自疫後第二屆舉辦的廣交會,而內地今年經濟數字顯示,首兩季都有明顯的復甦跡象,儘管增長速度尚未達到外界預期的高水平,但各方都關注中國明年進出口貿易能否有強勁增長,以帶動區內經濟,因此廣交會彷彿是塊試金石。 縱觀今年廣交會的規模和各種數據,可預估明年中國以至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勢頭不錯。本屆廣交會展覽面積擴大至155萬平方米,比去年增加5萬平方米,參展商總數達7.4萬個,較去年增加4600個。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28533家 ,比去年增加3135家。特別是在先進製造業為主的家電、電子消費品、機械設備、新能源等機電產品的展區,增加約3000個展位,其中新能源展區的規模更增加接近2倍,這反映出行業需求正不斷增長。 然而,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的陰霾下,未來世界經濟格局充滿不確定性。亞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穩定發展有望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面對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和來自歐美鼓吹對華脫勾及去風險化等敵對政策,中國積極開拓新市場,從經貿方面減低對歐美國家的依賴。今年廣交會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參展商有650家,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參展商佔60%,比去年增加11.2%,RECP國家採購商比去年增長13.8%。這不僅凸顯中國高質量發展動力強勁,亦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還反映「一帶一路」倡議推出10年以來的互利互惠協同效應。 最近幾年,世界經濟格局受到近年的種種不幸事件影響,導致國際秩序陷入混亂。歐洲國家受俄烏戰爭的影響,使本來就水深火熱的經濟復甦遙遙無期,而東歐陷入戰火當中,即使停戰了,但重建亦需時。美國手執全球軍事和金融大權,在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中坐收漁人之利,唯近年受到國內惡性競爭選舉、黨派鬥爭和政府管治不濟之累,經濟未有起色。中東因以巴衝突又掀起宗教之間的隱憂。而在亞洲的韓國仍受制於朝鮮,日本的人口老化和福島核電廠事件面對挑戰不小。 與此相對,中國的政治穩定,而經濟發現方面亦有不俗的增長勢頭,另與東盟關係密切,並獲非洲和中東國家支持。最近,中歐和中澳關係亦有所改善。因此,若台海保持和平穩定,未來世界經濟出現東升西降的機會相對大。今年廣交會中以東盟、「一帶一路」國家及中東地區的企業為主,不難估計未來 中國與這些國家的經貿關係將取得更大的進展,也締造未來互惠互利的協同效應。《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繼續閱讀
經濟通香港在世界新舞台的角色6月15日2023年現在的中美外交關係主要透過媒體交流和遠距互動,因此全球國際關係專家或政經分析員都密切關注推特上的信息。上月焦點話題,是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欲邀請早前被美制裁的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會晤,卻被中方拒絕,中方表示要會晤,就必須先要取消對當事人的制裁。而本月焦點,則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計劃訪華,但中方未有安排,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表示:「一邊把對方放在制裁名單裏,一邊要求對話合作,這是不可接受的」。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及發言人華春瑩6月7日發推文表示:「中國自2000年以來在非洲做出哪些建設:超過6000公里鐵路、超過6000公里公路、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45個體育場館、近20個港口、超過130家醫院和170所學校。」中美雙方在非洲的角色差異。中方:相互尊重與平等相待、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安全,堅持和平共處。相比之下,美方:霸權與欺凌、破壞國際秩序、破壞亞太和平、煽動集團對抗。繼續閱讀
Capital HK香港充滿機會 復常之路將來臨11月3日2022年自新冠疫情以來,香港終於迎來首個國際性大型會議「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峰會)(Global Financial Leaders’ Investment Summit),由政府廣泛宣傳峰會象徵「復常」的意思。但是好事多磨,峰會接連遇上美國民主黨國會議員敦促美國銀行家取消出席會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出訪沙地阿拉伯時確診、峰會前夕有大行行政總裁確診或取消亞洲行程而臨時缺席等,這不平凡的國際性峰會最終於八號烈風信號懸掛下正式開幕。繼續閱讀
經濟通「一帶一路」民事訴訟爭議10月6日2022年隨著地緣政治升溫,歐美國家各自出台去中國化的策略,工業界都紛紛尋找新商機。「中國加一」(China Plus One)自然成為最佳對應,即工業界除在內地生產廠房,還在中國以 外地區設立廠房或組裝設備,產品可從該地區直接付運歐美以避免針對中國企業的高關稅或制裁。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成為近年「中國加一」的目標,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是熱門國家,投資這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亦符合國策,並獲香港政府支援。 然而這些國家的法制和行政機關的運行與中國內地仍有頗大距離,因此亦會產生經營風險和法律風險,而近年外商投資與當地合作單位已經陸續出現法律訴訟。這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法律訴訟令港商無所適從。幸好東盟國家有互助合作關係,在發生爭議後,港商可以首先考慮的因素為仲裁地選擇。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分別在深圳和西安設立了國際商事法庭分院,深圳分院負責處理海上絲綢之路爭議,而西安分院負責處理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