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快「馬」加鞭9月19日2024年 全球政經局勢變幻莫測,令人無所適從,但「危中有機」卻是歷久不衰的道理。以香港為例,當前面對經濟下滑和地緣政治真的是「內憂外患」,前景不明。僅僅依靠祖國已難以重拾當年「東方之珠」的美景。除政府以《十四五規劃》的八大中心為發展方向,東盟國家亦是另一具潛力的出路。繼續閱讀
EJ Tech港青訪星洲探索「帶路」開眼界9月11日2024年當本港青年規劃未來時,常常會考慮跳出香港,放眼世界。他們除了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外,也把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視為尋找發展機會的重要方向。今年,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透過「專資青年追夢計劃」(YEAP),以「一帶一路展潛能 實現夢想創機遇」為主題,上月中到新加坡進行考察交流,讓青年深入了解新加坡與「一帶一路」發展的情況。繼續閱讀
EJ Tech跳出香港找新機遇8月7日2024年特首李家超上周率工商界代表團出訪東盟三國,目標是促進雙邊經貿、爭取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及推動「一帶一路」。首站老撾是個人口與香港相若、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的東盟內陸國家。這個既落後又窮困的東盟小國,看似發展機會不大,在香港年輕人眼中卻有不同看法。繼續閱讀
經濟通非硝煙的戰爭3月7日2024年 新的一年,人們盼望世界和平與國泰民安。然而,事實上全球規模級戰火只有不斷擴大,沒有顯示出任何減低的跡象。 世界上有兩種戰爭,分別是「硝煙戰爭」和「非硝煙戰爭」。貧窮國家內戰頻頻,軍閥政府利用武力來進行政權更迭。而俄烏戰爭及以巴衝突都造成了雙方傷亡慘重,人民流離失所,甚至引發人道災難。在這一種戰爭模式中,全世界都知道這兩場戰爭的參與者都非交戰本國,而是代理人戰爭。一方出人民土地,另一方則出錢出力,而戰後的格局、債務及重建便是談判的籌碼和代價。 令人嘆息的是,人類沒有認真閱懂歷史,生靈塗炭的悲劇還是不斷重演。最可恨的是絕大部分具影響力又標榜重視生命的國家,沒有制止戰爭,反而是靠邊吶喊助威,更甚者視若無睹,背離了以往推動和平和愛惜地球的態度。同時,這也凸顯出聯合國安理會和主要國際組織的無能,竟然連沒有約束力的停戰議案都久久未能通過。 相較於「硝煙戰爭」,更可怕的是「非硝煙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列強國家,近年都經常對別國實施多項制裁,包括停止經濟援助、禁止公民與制裁名單上的政府進行金融交易、停止從被制裁國家進口產品、禁止被制裁人士入境。而最常採用的是大幅增加關稅和制裁個別企業及政府官員,以達到阻嚇的作用。這些措施嚴重影響二戰後全面復甦的全球經濟,單邊主義也導致了國與國之間出現拉幫結派的現象,破壞全球供應鏈的運作,亦加深逆全球化,令生產成本上升,加劇通脹等問題。 中國自改革開放成功和平崛 起,並主動協助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協助和輸出技術,同時分享自身在基建技術及文化產業方面的經驗,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獲得更多國家認同。由此可見,中國正積極發出自己的聲量,為全球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根據環球時報研究院去年底發布2023年20國民意調查報告顯示,60%國外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全球引領力正在上升,普遍認為中國的發展方式完全成功及相當成功。包括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推動科技發展及新質生產力等中國策略模式,獲得非凡的成就。而中國式現代化成功打破西方現代化模式的唯一性,讓發展中國家選擇不同方式推進國家發展和進步。 據數據顯示,來自不同國家的受訪者對中國公民到本國旅遊、兩國間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國青年交流的支持率最高,均超過60%,其次為加強衛生與環境領域合作、增加商貿往來和基礎建設合作,均獲超過半數的支持率。 從客觀務實角度來看,地緣政治局勢在短期內難以有所改變,但只要中國繼續進行改革,提升科技及文化水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同時持續向外界輸出善意和追求和平共處的理念,相信終會為世人帶來希望和美好生活,願世上無論是「煙硝戰爭」和「非煙硝戰爭」都遠離人類,實現和平共處,共享經濟成果。《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繼續閱讀
經濟通印跡12月28日2023年十二月中在氣溫驟降的上海,於書店看書飲杯熱咖啡實在是賞心樂事。書叢中,筆者被一本長方形封面有《印跡》二字的刊物所吸引。《印跡》是輯錄了來自三份見證近代中國歷史的報紙,分別是自1921年至2020年的《申報》、延安時期《解放日報》和上海《解放日報》的版面中遴選出來並配以闡釋。《印跡》也是中共百周年誌慶刊物。繼續閱讀
EJ Tech中國電動車揚帆出海11月15日2023年近20年,中國從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逐步轉型到高增值產業發展,不僅帶來經濟效益,在創新科技研發和產業化也取得成功。筆者估計未來10年,中國將在綠色低碳、基建新技術及先進電子科技三大範疇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繼續閱讀
經濟通從廣交會看宏觀世界經濟走勢10月19日2023年第13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10月15日在廣州市正式開幕,帶動整個廣東省也熱鬧起來。這是自疫後第二屆舉辦的廣交會,而內地今年經濟數字顯示,首兩季都有明顯的復甦跡象,儘管增長速度尚未達到外界預期的高水平,但各方都關注中國明年進出口貿易能否有強勁增長,以帶動區內經濟,因此廣交會彷彿是塊試金石。 縱觀今年廣交會的規模和各種數據,可預估明年中國以至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勢頭不錯。本屆廣交會展覽面積擴大至155萬平方米,比去年增加5萬平方米,參展商總數達7.4萬個,較去年增加4600個。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28533家,比去年增加3135家。特別是在先進製造業為主的家電、電子消費品、機械設備、新能源等機電產品的展區,增加約3000個展位,其中新能源展區的規模更增加接近2倍,這反映出行業需求正不斷增長。 然而,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的陰霾下,未來世界經濟格局充滿不確定性。亞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穩定發展有望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面對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和來自歐美鼓吹對華脫勾及去風險化等敵對政策,中國積極開拓新市場,從經貿方面減低對歐美國家的依賴。今年廣交會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參展商有650家,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參展商佔60%,比去年增加11.2%,RECP國家採購商比去年增長13.8%。這不僅凸顯中國高質量發展動力強勁,亦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還反映「一帶一路」倡議推出10年以來的互利互惠協同效應。 最近幾年,世界經濟格局受到近年的種種不幸事件影響,導致國際秩序陷入混亂。歐洲國家受俄烏戰爭的影響, 使本來就水深火熱的經濟復甦遙遙無期,而東歐陷入戰火當中,即使停戰了,但重建亦需時。美國手執全球軍事和金融大權,在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中坐收漁人之利,唯近年受到國內惡性競爭選舉、黨派鬥爭和政府管治不濟之累,經濟未有起色。中東因以巴衝突又掀起宗教之間的隱憂。而在亞洲的韓國仍受制於朝鮮,日本的人口老化和福島核電廠事件面對挑戰不小。 與此相對,中國的政治穩定,而經濟發現方面亦有不俗的增長勢頭,另與東盟關係密切,並獲非洲和中東國家支持。最近,中歐和中澳關係亦有所改善。因此,若台海保持和平穩定,未來世界經濟出現東升西降的機會相對大。今年廣交會中以東盟、「一帶一路」國家及中東地區的企業為主,不難估計未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經貿關係將取得更大的進展,也締造未來互惠互利的協同效應。《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繼續閱讀
Capital HK設計營商周–設計求變1月5日2023年2022年施政報告指出,「十四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為香港注入源源不絕的發展動能,並實現「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在八大中心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都包含一個重要 的要素–設計思維。香港在設計營商範疇中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百年中西文化匯聚使香港擁有人才、平台和商譽。不少國際著名品牌都以香港設計為其年度新產品之一,亦藉着兩岸四地的緊密聯繫,將產品打入華人市場。繼續閱讀
經濟通中阿峰會的利雅德宣言12月15日2022年自中美角力明顯化,雙方關係有步向冷戰時期的趨勢,而俄烏戰爭爆發,地緣政治進一步促使部分國家往這兩大陣營靠攏,亦有不少國家不願靠邊站。國家主席習近平應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邀請,於上周三(7日)抵達沙地首都利雅德展開四天訪問,並出席首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峰會(中阿峰會)。正當歐美國家忙於俄烏戰事兵戎相見時,這次出訪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有意義的行程。除加強中沙兩國戰略夥伴關係,將會擴大能源和經濟上的合作關係。 據中國外交部表示,習近平主席出席首屆中阿峰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面向阿拉伯世界規模最大和規格最高的外交行動,將成為中阿關係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習近平在首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峰會上,提出中阿合作八大共同行動,包括支持發展、糧食安全、衛生健康、綠色創新、能源安全、文明對話、青年成才和安全穩定。中方將與阿方探討實施總額50億人民幣的 發展合作援助項目,同時力爭中阿貿易額達到4300億美元。而峰會會後亦發表《利雅德宣言》宣布達成24點共識,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一致同意加強中阿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經濟,在外交上重申相互尊重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原則,不干涉別國內政,宣言亦提到中阿致力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多邊主義,捍衛發展中國家利益。 繼續閱讀
Capital HK塞翁失馬,焉知非福7月9日2022年新冠疫情、中國經濟騰飛及俄烏戰爭引起了地緣政治,並加劇了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現象,亦引起通貨膨脹和生活物資短缺。與此同時,近期多方評論,若南海出現戰爭危機,將會是世紀人為災難。經貿關係首當其衝,估計過去半世紀所簽署的一系列經貿協議就此劃上句號,政治鬥爭迫使各國靠邊站。然後是國際間全方位制裁、小型戰爭或邊境軍事衝突等。最終亞洲地區劍拔弩張的氣氛與戰爭陰霾將嚴重打擊經濟和民生發展。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