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為之

廖錦興博士| 8月22日2021年

對於現今的年輕人來說,從窮困到富有可以是一個手機應用程式(App),又或一個顛覆性的點子(如 網購/共用平臺),但對於十多億人口的國家,僅花 40 多年要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也 許用「奇跡」最恰當。中國共產黨月前剛慶祝建黨百周年,列出改革開放以來的各種成就,由經濟、 科技、航天到民生,如數家珍的告訴世界,中國崛起並已由大國走向強國之路。而我比較關注中國 在脫貧方面的成就,40 多年成功令 8 億人脫貧,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 70%。自 2013 年起提出 「精準扶貧」以來,貧困人口減少 9899 萬人,還改善了 12.8 萬個貧困村的環境,這些脫貧成就絕 非某人或某事能夠做到,而中國究竟如何能做到?

作為基層創業者,我對「知其不可而為之」有強烈感受,試想像一下當你身無分文,基本生活都很 難維持時,要創業發展事業有誰會幫助你和給你資金?沒資產去抵押銀行不會貸款,朋友圈都是窮 困的也別問了,就算有本事開了小公司也被大財團打壓,用心栽培人才會被競爭對手高薪挖角。這 些種種可見一個窮困的中國怎可能用 40 多年去成為強國,別說發展經濟,就連養活十多億人口也 是一個難題。自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後,西方國家避免過度依賴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因此便不斷尋 找第二個具相同條件的國家,東盟諸國都是目標,然而經過多番嘗試都是碰到一鼻子灰。在新冠疫 情全球爆發以來,中國更是首個復工復產又能壓住疫情令人民可以享受旅遊、正常上班及課堂學習 的國家,這一切一切都非常值得政治和經濟學家作為例證深入研究。

書展的一本暢銷書「中國如何跳出貧困陷阱」(How China Escaped the Poverty Trap),可能能給 你一些啟示,作者是星加坡出生,現為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教授 Yuen Yuen Ang (洪源遠女士)。 我被這書首頁的一個思考性問題困了良久:假設一個窮小子向兩個金融專家討教致富之道,第一位 專家說「你盡快先賺到第一筆錢,然後你的境況就會好轉,就會擺脫貧困甚至致富」;第二位專家 說相反建議「首先你要進入大學,搬到安全城市,購買保險,盡快融入社會,只有先達到富裕的前 提條件,才可能擺脫貧困。」兩位專家都是心懷好意但建議南轅北轍,窮小子一臉茫然,究竟是雞 生蛋、還是蛋生雞?

中國成功崛起沒有複製什麼驚世學說,「中國如何跳出貧困陷阱」一書中,說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 掲示了制度和市場的共演過程,同時還總結了中國的適應性和因地制宜的發展可為其他國家作出的 啟示:

  1. 「有什麼用什麼」:作為貧窮國家,發展初期靈活運用自身的弱制度去建立市場,而非照搬富 裕國家已有的成功條件

  2. 引導創變:打造環境,培育適應,促進制度和市場雙向演

  3. 中國改革特點:漸進卻廣泛,大膽且果斷和地區不均衡。

  4. 地方政府獨特的特許經營模式:自上而下的「引導」與自下而上的「創變」。

相信大部分香港人也許不太瞭解中國崛起的成功要素,那是因為 155 年的殖民地教育以富裕的西方 國家為思維模式,而並非從窮困又落後加上被欺負的國度看生存、尋生機、找出路,改革開放領導 人鄧小平在 1985 年 10 月 23 日會見美國時代公司組織的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說:「一部分地 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對於以文明 自居的西方國家,「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這改革方針,絕對是違反常規,造成社會不公義,是自 由民主社會之不容,那這種引導創變的策略,恰恰正是中國成功崛起的要素之一。


接收最新資訊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