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已成為當今最嚴重的人道災難。表面上,是由去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發動襲擊揭開序幕,而事實上以巴衝突可追溯至上世紀中葉,甚至19世紀。無論如何,凡是導致生靈塗碳的衝突都是悲哀的。這場死傷枕藉的百年衝突涉及歷史、政治、宗教等複雜因素。今次衝突,全球媒體都全方位報導,有關的相片和影片不斷流出,場面令人髮指。
張翠容女士就以巴衝突事件講述親身經歷,和在當地接觸平民生活的點滴為題的分享會。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相比於電視新聞片段和網上相片,僅有近距離接觸戰爭才能真切感受到其殘酷性。筆者分別在2014年及2018年曾到以色列公幹及考察,除特拉維夫,還到過耶路撒冷和伯利恆。當年,雖然路上不少持槍軍人巡邏,但市面仍然是感覺相對平靜。而在與當地人談及以巴衝突和偶爾的暴亂,更能感到相方的敵我分明狀態,尤其是巴人在當地受到不公平對待,如就業、居住、生活等都受到種種限制。
而最印象深刻是2018年在一次聚會認識的香港獨立記者張翠容女士。由於張女士多年來專注國際新聞採訪,曾多次隻身跑遍中東、歐亞及拉丁美洲等動盪不安地區,她能寫出第一身的現場感受,得到了關心世界和熱愛和平的人士支持。當年,張女士分享了她在仍未爆發俄烏戰爭的烏克蘭訪問的情景,以及在土耳其和伊朗的見聞。
上週,因得悉張女士就以巴衝突事件講述親身經歷,和在當地接觸平民生活的點滴為題的分享會,當然不會 錯過。張女士在講座中分享她在加沙朋友的處境,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強大勢力和先進科技下的艱苦生活。當晚還邀請到以協助加沙人道主義救援的Gaza Fund創辦人Mr Siddiq Bazarwala講述將物資運往加沙地帶的困難和當地的最新情況。
當晚還邀請到以協助加沙人道主義救援的Gaza Fund創辦人Mr Siddiq Bazarwala講述將物資運往加沙地帶的困難和當地的最新情況。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香港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城市,大家都覺得在香港評論國際衝突不會避忌或擔心。然而事實上猶太人的涵蓋面和勢力範圍並非一般人想像,若然在媒體發布或評論對以色列或猶太人不利的文章,當事人也得有心理準備,他朝入境美國或以色列會被刁難甚至拒絕入境。
自去年以巴衝突起,美國扮演一個以色列的支持者角色,透過撥款、外交力量和提供軍備不斷為以色列報復和徹底剷除哈馬斯,以軍利用重型及先進武器和裝備殺入加沙並進行大規模的地空攻擊。他們表示除上述目的外,還有是拯救被哈馬斯挾持的人質的意圖,但他們卻漠視人質家屬強烈反對。關於「究竟是救人質還是殺人質?為何不和平談判方式救人質 ?是否以報仇和救人質為藉口實施種族滅絕?」等問題,以色列和美國政客和領導人並未給予明確答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加沙人道主義支持系統完全崩潰的風險很高」,並在去年底提出了《聯合國憲章》第99條規定,要求安理會通過呼籲加沙實行人道主義立即停火的決議草案 ,然而遭到美國否決了。本月初,安理會就建議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有12個成員國投票贊成,英國和瑞士棄權,而美國則再次動用否決權,結果草案被美國一票否決。與此同時,美國眾議院則以大比數通過法案,以263億美元援助以色列,這將使一個個導彈飛進加沙地帶,源源不絕的軍備將運送到早已狼藉一遍的巴勒斯坦平民區。
美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羅伯特·伍德(前左)在安理會就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時投反對票。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張翠容女士最新版的《中東現場》更新了中東的新格局。她在序中說:「想不到古代誅九族的野蠻手段,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上演,並有過之而無不及,要世人眼巴巴看著一場如此赤裸裸的持續性大屠殺在加沙爆發,對超過兩百萬人口的種族清洗行動,卻沒有人或國家能夠制止,這已不僅關 乎一個民族的生死和人權及公義,而且可能涉及到人類價值的瓦解、文明的破產。」相信這是世界上以億計人數心底話,但無奈地等待世界和平,不如期望立即停止殺戮更實際。在溫飽安全的我們,又怎能感受到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民的飢餓、悲痛和恐懼?
張翠容女士最新版的《中東現場》更新了中東的新格局。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