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文體旅局公布下半年的盛事巡禮,涵蓋文化藝術、體育到金融經濟等範疇,目的就是要「搞旺個場」。盛事創經濟乃權宜之計,它可以在短期可產生一定效果,但長遠而言,香港經濟發展需要有明顯差異化的賣點。與其大灑金錢製造盛事,不如把握多年以來匯聚中西文化藝術的強大底蘊,成為國際文化藝術都會。
香港的文化藝術已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政府在推廣創意產業方面亦有不少支援,例如自2009年成立的「創意智優計劃」,目的是培養創意人才和推動更多跨界別、跨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十多年來,政府利用公帑支援了很多本地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組織舉辦各類型推廣活動。
「創意智優計劃」目的是培養創意人才和推動更多跨界別、跨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十多年來支援了很多本地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組織舉辦各類型推廣活動。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的「香港智營設計大賞2024」便是其中之一。這次大賞嘉許超過70位本地得獎設計師,更會安排於本地及海外不同平台展出得獎作品,協助有關品牌接觸到全球各地的潛在專業買家,開拓商機和增強人脈。而由香港工業設計師協會主辦、以創意商業夥伴關係支持香港設計精英的「ReMIX」計劃,當中涵蓋生活品味、電子產品、傢俬及家品等香港優質品牌。
值得一提,電影發展基金多年來大力支援本地電影的發展。根據其網頁資料,基金已批出撥款11.22億港元,獲基金融資的電影共82部、其他相關計劃333個項目,當中合共獲獎134個。去年政府施政報告為「創意智優計劃」和「電影發展基金」共注資43億元,並將「創意香港」改組成「文創產業發展處」,以產業導向為原則,積極推動文化藝術及創意業界產業化發。
香港一直以來有許多具文化藝術特色的設施及場館。以在上月27日開幕的香港文學館為例,文學館藏身於香港島的唐樓之中,其歷史意義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建築物保持唐樓的紅磚牆、中式斜瓦頂、木樓梯和法式門窗等特別設計。因此,參觀香港文學館不僅可欣賞歷史文學作品,還可登樓感受其的魅力。香港文學館開幕展覽中包括張愛玲個人物品和書信、金庸的手稿等珍貴展品。
在5月27日開幕的「香港文學館」藏身於唐樓之中,其歷史意義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建築物保持唐樓的紅磚牆、中式斜瓦頂、木樓梯和法式門窗等特別設計。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上月,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首設立國際文化貿易展,向海內外觀眾展現國風和國潮,盡顯中國文化的多元魅力和蓬勃生機,並選出中國文化出口「新三樣」 —— 網文、網劇和網遊。這種以本土文化帶出的商機亦擦亮中國名片,說好中國文化故事,非常值得香港文體旅當局借鑑。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