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也須得踏遍萬里路,身體力行。現代教育都著重實踐,如今學生在暑假期間參加本地企業實習已非常普遍,近年到內地或海外參加實習交流計劃的名額大增,因此大學生參加暑期實習的比率幾乎達到100%,而高中生參加的比率亦不斷上升。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每年均舉辦暑期實習計劃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隨著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盛行,香港各行各業紛紛提供實習機會予學生,可算是百花齊放。上月政府聯同25間大型企業推出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優質的實習機會,旨在培育了解國家發展兼具國際視野的年輕人才,讓他們認識國際企業在世界不同地方的職場文化和建立人脈網絡,以助他們日後的事業發展。
《香港青年發展藍圖》的「探索篇」中,表示加強中學生的生涯規劃工作,統籌政府、學校、商界及非政府機構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工作體驗機會。然而,過多的選擇可能導致學生只能接觸到表面的工作,難以得到具影響性或啟發性的經驗。
筆者贊同學生應該走出校門,親身體驗社會和企業的運作模式,但若要讓青年人在實習計劃中獲取更深層次的體驗,暑期實習計劃的形式必須要與時俱進,應有更廣、更深、更具專業和深入訓練。
建議未來的暑期實習計劃,可以從不同層面作出優化:
一、大多數暑期實習計劃都在同一部門的崗位學習,學員所學有限。建議採用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Trainee)形式,讓學員有機會涉足多個部門,更可立體的了解企業或機構的商業或服務模式;
二、由於參與時間有限,學員與企業之間欠缺深層次的關係和溝通。建議將學員分組,以師徒關係,一對一、或一對二的組合的形式確保學員在實習過程學員從師傅多年工作中,獲得更切身的經驗,同時在計劃完結也可繼續保持師友互相學習和幫助;
三、一般實習計劃都安排學員在部門內協助處理日常事務,這些事務都屬於短期性,對學員來說可能缺乏吸引力及乏味。建議在計劃中包含一些在2至3個月可完成的具體項目,以或結合線上線下的工作。比如製造業的企業也可讓學員在安全情況下到工廠實地工作,相信會帶給學員更深刻的實習經驗;
四、現時學員完成實習計劃後,缺乏後續跟進工作。建議院校加入實習計劃調研或項目報告,由學員負責撰寫,企業主管為報告評審及打分,報告由院校交予學系主任作為學生的表現參考。對於表現非常出色的學員或報告,可授予優秀實習模範的獎狀。
隨著時代改變,社會進步,面對人工智能科技大躍進的步伐下,人才培育顯得更重要。傳授硬知識可交予科技公司,但軟實力仍要透過有血有肉的感染力,師徒關係並非昔日的斟茶遞水,而是建立在互信、互助和互學的師友情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