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不僅指出國家將積極發展對外文化貿易,亦要開拓海外文化市場。因此港府施政方向亦盡全力配合國家規劃,不論是上屆政府施政報告下的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還是新一屆政府的政綱亦提出要「塑造文化之都,推動創意經濟」,繼續支持這個發展方向。特首李家超在九月初出席「香港新坐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致辭時強調:「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不但是對香港多年來蓬勃發展的文化藝術事業充分肯定,更為業界帶來源源不絕的發展機會」。
香港擁有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既有傳統中華文化,亦有百年英國殖民地色彩,在文化藝術上可算得天獨厚。以有近半世紀歷史的香港中樂團(中樂團)為例,樂團於1977年成立,一直為中樂傳承及發展努力耕耘,素有「民樂翹楚」及「香港文化大使」的美譽,經常獲邀於國際著名音樂廳及藝術節演出,足跡遍及歐洲、美洲、亞洲等國家,推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作出重大貢獻。
圖片 (.圖片)
香港各 地區的民政部門和地區組織對推廣文化活動亦不遺餘力。本年東區文化節的重頭戲是11月17至25日「東區中樂分享會」,在東區四個文化色彩濃厚的地點舉行戶外演奏和交流,由香港中樂團以不同主題及曲目現場演奏。首場分享會的地點設於鰂魚涌公園內的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當天主要是由吹奏和敲擊演出,傳統民間音樂改編的《金蛇狂舞》和耳熟能詳的《男兒當自強》,令在場的市民和特意前來的中學生聽出耳油。
圖片 (.圖片)
第二場分享會在前身為香港遊艇會會所的「油街實現」藝術空間,這所擁有紅磚瓦頂的建築物在1908年落成,更是二級歷史建築物,可謂來頭不小。樂團由二胡、揚琴、琵琶及小阮等樂器組合演奏,曲目包括絲弦五重奏的《歡樂的夜晚》和彈撥五重奏的《但願人長久》,而中樂團的演奏家還即場指導觀眾簡單二胡和琵琶的演奏方式。
第三場演出地點是作為東區社區重點文化地標,並可容納超過600名觀眾的東區文化廣場,由周熙杰指揮20多位中樂演奏家,以電影《功夫》配樂的小刀會作序曲,然後以中國樂器演奏日本及爵士樂的樂曲,展現中樂在現代發展中如何廣納不同地方文化,同時也有演奏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及上世紀的電視主題曲的經典歌曲,令現場觀眾產生共鳴。
最後一場演出選址前身為鯉魚門炮台的香港海防博物館,樂團透過管子和古箏奏出美妙的樂曲,突顯香港由一個小漁港發展為中西薈萃的大都會。
東區中樂分享會「油街實現」 二胡、揚琴、琵琶及小阮等樂器組合演奏。 (.圖片)
圖片 (。圖片)
中樂團的演奏家還即場指導觀眾簡單二胡和琵琶的演奏方式。 (。圖片)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