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機場」到「機場城市」

廖錦興博士| 6月3日2022年

圖片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圖片 (廖錦興博士提供圖片)

香港在2019新冠疫情肆虐下,世界各地經濟不同界別均受到影響。其中對航空業打擊尤其沉重,香港入境的商旅客數字幾乎絕跡,對本地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但這兩年多香港國際機場是否完全閑置?香港航運樞紐的地位是否岌岌可危?

事實並非如此,筆者出席由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舉辦的專業講座,分享嘉賓正是香港機場管理局三跑道項目(Third Runway)執行總監梁景然先生(Tommy Leung)。梁總監表示客運量雖然錄得重大跌幅,惟貨運量仍保持穩定,這歸功於機管局一直投資發展速遞轉口貨運、冷凍儲存及藥品等高價值及高增長範疇。在疫情期間,展現出具備應付急增的電子商貿及醫療貨物需求的優勢,亦令香港國際機場繼續保持全球最繁忙國際貨運機場的地位。根據機管局年報,2020/21年度客運量下跌98.6%至8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減少66.2%至127,760架次,貨運量則同比只減少2%至460萬公噸,維持穩定表現。

其次,機管局把握新冠疫情期間客運量較少加速全面提升機場設施,如天際走廊、嶄新登記系統、改裝和保養各種設施等,更利用流動科技及其他先進技術打造更高效的智慧機場。三跑工程方面,路道系統填海拓地工程大致竣工,新跑道將如期於本年投入運作,而整個三跑道系統項目將於2024年底前完成。擴建後機場預計2035年達1.2億人次客運量和1000萬公噸貨運量。總樓面面積達35.3萬平方米的SKYCITY航天城商業發展項目將成為全港新地標,其下綜合購物、餐飲及娛樂設施的「11 SKIES」,將成為本港居民及全球旅客帶來嶄新消費體驗。而在連接港珠澳大橋的香港人工島興建兩個自動化停車場,提供6000個車位,以及人工島至航天城及東涌港鐵站的自動駕駛運輸系統,以便商旅客往來粤港澳大灣區,做到”Park & Fly”及”Park & Buy”。

香港國際機場空運發展策略是掌握高價值貨物機遇、跨境電子商貿,及擔當大灣區的國際貨運門戶。配合未來將在東莞設立「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和與珠海機場加強合作發展跨境中轉服務,優勢互補,發揮協同效應。

出席講座中的同學向梁總監問及若香港青年人欲參與航空業或跨境物流業需具備那些條件?梁總監認為航空業乃非常專業的行業,建議同學入讀相關科目,並考取相關國際專業工程師認可,並需要有跨業界知識和經驗。有關人才培訓方面,於飛機維修是高增值產業,除歡迎海內外專業人士,亦可報讀香港國際航空學院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viation Academy) 提供的航空相關課程。課程由初中至碩士程度,切合航空專 才、剛投身航空業人士、以至有志於航空業發展的青年的需要。另外對於在大灣區內的競爭問題,他表示粤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有明確分工,現時全國有超過200個機場,而國家不斷發展對航空客貨運需求大,我們應該「造大個餅」吸引全球市場及商機。

撰文:廖錦興 萬通集團國際行政總裁


接收最新資訊

要接收最新的文章,請考慮成為訂閱者。每星期發布新科網人語的內容。多謝支持青工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