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
非硝煙的戰爭
3月7日2024年
新的一年,人們盼望世界和平與國泰民安。然而,事實上全球規模級戰火只有不斷擴大,沒有顯示出任何減低的跡象。
世界上有兩種戰爭,分別是「硝煙戰爭」和「非硝煙戰爭」。貧窮國家內戰頻頻,軍閥政府利用武力來進行政權更迭。而俄烏戰爭及以巴衝突都造成了雙方傷亡慘重,人民流離失所,甚至引發人道災難。在這一種戰爭模式中,全世界都知道這兩場戰爭的參與者都非交戰本國,而是代理人戰爭。一方出人民土地,另一方則出錢出力,而戰後的格局、債務及重建便是談判的籌碼和代價。
令人嘆息的是,人類沒有認真閱懂歷史,生靈塗炭的悲劇還是不斷重演。最可恨的是絕大部分具影響力又標榜重視生命的國家,沒有制止戰爭,反而是靠邊吶喊助威,更甚者視若無睹,背離 了以往推動和平和愛惜地球的態度。同時,這也凸顯出聯合國安理會和主要國際組織的無能,竟然連沒有約束力的停戰議案都久久未能通過。
相較於「硝煙戰爭」,更可怕的是「非硝煙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列強國家,近年都經常對別國實施多項制裁,包括停止經濟援助、禁止公民與制裁名單上的政府進行金融交易、停止從被制裁國家進口產品、禁止被制裁人士入境。而最常採用的是大幅增加關稅和制裁個別企業及政府官員,以達到阻嚇的作用。這些措施嚴重影響二戰後全面復甦的全球經濟,單邊主義也導致了國與國之間出現拉幫結派的現象,破壞全球供應鏈的運作,亦加深逆全球化,令生產成本上升,加劇通脹等問題。
中國自改革開放成功和平崛起,並主動協助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協助和輸出技術,同時分享自身在基建技術及文化產業方面的經驗,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獲得更多國家認同。由此可見,中國正積極發出自己的聲量,為全球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根據環球時報研究院去年底發布2023年20國民意調查報告顯示,60%國外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全球引領力正在上升,普遍認為中國的發展方式完全成功及相當成功。包括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推動科技發展及新質生產力等中國策略模式,獲得非凡的成就。而中國式現代化成功打破西方現代化模式的唯一性,讓發展中國家選擇不同方式推進國家發展和進步。
據數據顯示,來自不同國家的受訪者對中國公民到本國旅遊、兩國間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國青年交流的支持率最高,均超過60%,其次為加強衛生與環境領域合作、增加商貿往來和基礎建設合作,均獲超過半數的支持率。
從客觀務實角度 來看,地緣政治局勢在短期內難以有所改變,但只要中國繼續進行改革,提升科技及文化水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同時持續向外界輸出善意和追求和平共處的理念,相信終會為世人帶來希望和美好生活,願世上無論是「煙硝戰爭」和「非煙硝戰爭」都遠離人類,實現和平共處,共享經濟成果。《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